2015年9月30日,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支建华(右)和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曹素华(左)为抗战忠魂纪念碑揭幕。
这张打着“冯”字旗的老照片,已是抗日战争史的经典资料。
冯占海任九十一师师长时与官佐合影
武步墀之灵位碑
2015年9月29日,“抗战忠魂纪念碑”揭幕仪式在河北高邑刘秀公园隆重举行。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支建华和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曹素华为“抗战忠魂纪念碑”揭去红绸大幕。
竖立在河北省的“抗战忠魂纪念碑”,为什么由吉林和河北两个省的政协副主席联合揭幕?事情还得从抗战名将冯占海和他部下的抗战英烈们说起……
高举义旗,通电抗日
冯占海是辽宁锦州人,出身于贫寒之家,18岁从军其姨丈张作相麾下,经东北陆军讲武堂深造后,历任长官公署卫队团少校营长、中校承启官、上校团长等军职。他治军有法,不久就带出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相对精良的队伍。
在“九一八”事变危难关头,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吉林省的吉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回老家锦州奔丧,吉林群龙无首。代理吉林全权的参谋长熙洽开门揖盗,投降卖国。冯占海团长大义凛然,拒绝诱降,拉出队伍,于吉林永吉官马山老营盘小镇高举义旗,通电抗日。
1931年10月,冯部义师初起,不畏强敌,与日寇展开了阵地战。在五常、舒兰之间挫败马锡麟附逆之军,使马逆闻风丧胆;兰陵河之战,打得于琛澂汉奸队伍不敢正视东方的冯家军。之后,又进军哈尔滨,收复双城,战果颇为丰厚。特别是转战方正县的时候,冯部直接对阵空军、陆军互相配合的日寇。击毙日军旅团长田野,并击落飞机三架,活捉两个驾驶员。先后大败刘恕、刘宝林等伪军,收缴李维一伪军全部军械。击败多门师团的一个联队。接着,乘胜西进,攻下了宾县、阿城,逼近哈尔滨。不久反攻省城吉林市,昼夜鏖战,终于攻克。
冯占海敢于在伪新京长春、吉林、哈尔滨等伪满心脏地带打阵地战,攻城略地。打得“京师震动”“皇军”惶惶不安。当年的报纸曾以抗战名将姓名为题征联,出联曰“马占山,冯占海,一马占山,二马占海,山海关前排山倒海;”联语风传,冯部义勇军被尊为“冯家军”,可见冯占海当年的抗日声威。
1932年深秋,“冯家军”军无补给,人马无食,风冷霜寒,加上日寇以飞机、坦克轮番进攻,敌我力量悬殊,而陷于困境。于是,只好引军西行,迂回千里,进热河省境内,以作休整。并求援于张学良、张作相、汤玉麟等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援。当时,他们在报刊上发表“入热宣言”。在困境中,依然豪情不减。今天读来,仍令人热血贲张———
“……夫三省土地,黄帝之遗产也!日寇逆贼,我举国之仇雠也。坐视日逆仇雠之猖狂而不对抗,其丈夫之为乎?……我全军现求于国内者无他,唯服装弹药耳。我军尚有战马四万余匹,当求救国会代为变卖,得价定购高射炮十余架,分配全军。一俟补充完备,即行东进,攻取吉长……日有飞机六百架,遮不遍我三省二百七十万里,五十万吨海军兵舰,开不到我三省大陆。我五万万同胞如果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则有钱者捐金购械,有力者加入战线。十三洲抗英岂非模范,土耳其胜希腊即是法则。全国一心,强敌何惧!占海愿与我全国父老兄弟姊妹共勉之。”
雪中送炭,冯部义勇军终于得到朱庆澜组织的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的大力支援,士气大受鼓舞。冯占海发誓要重振军威,痛击日寇,以报国人。
在一个暴风雪之夜,冯占海亲自督战,发起了大沁他拉之役,突袭阿部联队主力。拂晓,五旅围攻,敢死队队长宫长海率500人手舞大刀攻入庙内,日寇百余人死于刀下,被击毙者数百人,投降者65人,联队长阿部生死不明。缴获步枪、机关枪、野炮多件,3部电台、8辆汽车、军马弹药若干。此役重创阿部联队及张海鹏队一部。
消息传出,平津沪新闻界记者云集采访,向国内外广泛报道胜利讯息。“冯家军”军威大振,给国人以很大精神鼓舞。不久,“冯家军”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之63军,驻军河北高邑,继续转战于抗日战场。
忠魂公墓及墓碑之命运
1933年3月,63军由察哈尔省怀来移驻河北高邑。
冯军长义薄云天,“心伤逝者,久而愈深,亟思抚慰有灵,以抒内疚。”1935年春,63军议定筹建阵亡将士公墓。冯占海出资在高邑城南花园村,购置土地三四亩作为墓地。当时,《何梅协定》已经签订,当局尚有“外交解决”、“求和”幻想,修建烈士忠魂公墓还需要避开军队内部“政训处”的监视。
在自己的国土上,纪念抗日的战友英灵,还要“保守秘密”!
冯占海安排中校秘书钟隽荣秘密撰写了两篇碑文,文字只能借“忠魂”的内涵,阐发抗战烈士的义勇精神。《忠魂公墓碑记》里记录着抗战阵亡将官李文光、杨树森、杨树藩等,校官李德山、封树德、王乃伦、武步墀等,尉官王星台、费志福等530员将校和1538位阵亡士兵。同时,还移葬了63军在河北病殁的30名官兵骨殖。现仅见当年校官武步墀灵位碑,高600厘米,宽300厘米,厚150厘米,碑面阴刻“武步墀之灵位”。而《陆军第六十三军阵亡将士忠魂墓志铭》中说——
“……设能济之以精锐之武器,便之以捷利之交通,资之以充分之资源,使与仇虏始终周旋;则伪国至今能否存在,倭奴侵略之计能否必偿,而我青天白日之国旗或仍能飘扬于东北大陆,亦正未可料也。……铭曰:
长白峨峨兮,诸君之骨,松花汤汤兮,诸君之血,血凝碧兮骨化铁,万岁千秋兮魂不灭。暂居此兮终当复活,震霹雳而扬威灵兮,铸金瓯于无缺。”
碑文由一位老石工秘密镌刻。在公墓落成典礼的前一天深夜,由上校副官董麟文和钟隽荣指挥士兵将墓志铭深埋于公墓西侧1丈远5尺多深的地下。
这一埋就是80年!
13年的复碑之路
冯占海有个同乡叫武步墀,也是他的心腹爱将、辎重营长。“九一八”事变后,武步墀带着妻子郑桂茹、儿子武宝森追随冯占海参加抗战。最后牺牲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松花江老河口。
武步墀有个孙子叫武玉文,几十年后,他长大了。从祖母口中,他知道了祖父遇难在老河口,也断断续续得知了祖父那一代人的抗日事迹。此后,武玉文每年都去方正县,把鲜花投入江中,祭奠祖父。
1996年,武玉文从“一汽”退休。他几乎是整日泡在吉林省档案馆里,反复查阅无数卷历史档案,苦心得偿,终于惊喜地发现了东北抗战义勇军的线索———冯占海在河北高邑忠魂墓前的照片!从此,也开始了他13年漫长、艰难的寻墓复碑之路。
多少年过去,他执着一念,苦苦寻找关于63军和祖父的史料线索。1997年12月,他只身来到河北省高邑县当年63军的驻地,县党史办的同志和村支书陪同他到“现场”。公墓早已不复存在了,连砖石、碑刻什么也都没有了。村支书告诉武玉文,公墓所有的砖石碑刻都被村民拿走、使用了,应该一件也不少,只是无从查找。
或许是武玉文和祖父心有灵犀,也可能是烈士的忠魂到了重见天日之时。党史办的同志告诉他,有一家农户的猪圈里有一块刻字的碑石。他们一同来到猪圈边,这位同志跳进猪圈要翻动石碑。武玉文心里一震,马上制止了他。当晚,武玉文从高邑回到石家庄,雇了一辆车和录像师。第二天,他怀着无限期待和激动的心情亲手翻动猪圈里的这块“石头”——不可思议的一幕于这一瞬间发生了,碑石恰恰是武步墀烈士的灵位碑!
这是一个传奇,一个人间奇迹!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迹!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强忍泪水,武玉文与“石头爷爷”开始了灵魂的拥抱和对话。陪同者无不动容,录像机见证定格了这历史的一瞬。
可以断定,如果没有这奇迹发生,悲壮的忠魂碑故事一定会沿着另外的脉络发展。
经反复协商,河北省高邑县委组织部和党史办同意武玉文把150多斤重的“碑石爷爷”背上了火车,回到长春家中,完成了与亲人的精神团聚。
“我一定会给你们想办法的。”执着的武玉文给了祖辈先烈们一个十分郑重的承诺。
事情有了转机
从1997年到2010年,武玉文的复碑之路艰难地走过了13年!
2010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高邑县刘秀公园建成,答应给他一块地。
复建公墓无望,武玉文只好求其次。他决定自己出资100万元修建一座纪念亭,也好为先烈遮风避雨。
心系忠魂碑的不止武玉文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来自吉林、河北、辽宁、北京等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和文史工作者。
赵勤是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在政协吉林省文史委的工作会议上,他讲起了这段感人的故事,引起了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支建华和文史委主任何宛英的关注,一个重立抗战忠魂纪念碑的设想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