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幼八与养母、第三任养父合影。资料照片
中岛幼八1岁照片。资料照片
中岛幼八近照。资料照片
8月1日,73岁的日本老人中岛幼八在北京三联书店为其回忆录《何有此生》的中文版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作为日本侵华战争遗孤,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这本回忆录,并于今年4月在日本自费出版,花掉了他一年的养老金。作为一名抗战时期的日本遗孤,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时,中岛用一部奇特的个人史,书写了一段被遗忘、被抹去的历史。
艰苦年代的爱意
中岛幼八的身世,可谓不寻常,背井离乡、流离辗转,看起来似乎不幸,却“在每一个节骨眼儿上都充满了幸运的因素”。
食物匮乏的1945年,3岁的关东军遗孤中岛幼八奄奄一息,他的生母为了让孩子活命,含泪把他交给了一个挑担子的小贩。小贩四处辗转,人们看到瘦弱不堪的中岛,都认为这个孩子活不长了,不肯收留。农村妇女孙振琴看到在筐子里哭泣的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条小命我拉扯大”,就把瘦弱的中岛抱回家去了。孙振琴给中岛按摩腹部,将食物嚼碎后喂给他,寸步不离地看护左右,终于使中岛渐渐恢复了元气。中岛每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会掉眼泪:“养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了我这个侵略者的孩子。”
之后的13年里,孙振琴先后改嫁两次,艰难地将中岛养大。中岛在书中详细记述了他的3个养父。第一个养父叫陈玉贵,一个朴实的东北农民,打长工为生,一直将他视若己出,疼爱有加,但在中岛8岁时因病去世。养母带着中岛,改嫁第二个养父李希文,12岁那年,中岛染上重病,李希文用牛车拉着他,费尽周折寻医问药。第三个养父叫赵树森,是卖苦力的驼背码头工人,每个月给他15块生活费,供他上学。多年之后,中岛才知道,第三位养父与养母结婚多年,却从没有在一起生活,之所以结婚,是养母希望给中岛一个户口,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顺利一些。
中岛说:“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民,与中岛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让中岛感受到在那个艰苦年代的爱意。
“从小就特别仁义”
1976年1月,阔别中国近20年的中岛幼八回到了冰天雪地的牡丹江畔小城宁安,他将唯一健在的中国亲人、第二任养父李希文接到了县招待所。在温暖的招待所,中岛幼八为养父打了洗脚水,还伺候他小解。李父骄傲地对周围的人说:“这孩子从小就特别仁义。”东北话里,“仁义”就是“善良”的意思。
关于他的第三任养父赵树森的更多故事,是中岛长大回到日本后才知道的。一次,他被朋友叫去为归国的战争遗孤翻译家信。打开信封,掉出养父赵树森和他的日本养女一家的照片。原来,早在收养中岛之前,赵树森曾在东北一户日本人家当长工。战败后,男主人被送到西伯利亚,女主人病亡,留下3个儿女。大儿子跑出去给人当苦力。赵树森帮着埋了女主人,把小儿子送给附近没有孩子的人家,把女儿收为养女。中岛这才知道,自己无儿无女的赵树森,曾经养育过两个日本家庭的遗孤。这个身体佝偻的“赵驼背”,竟如此仁义地以德报怨,成为中岛心中永远的英雄。
在中岛生活的地方,村里有玩伴,学校有同学,他和中国的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读书。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认真负责。村里15个日本遗孤孩子,都受到很好的对待。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有对日侨的保护措施,教育民众不要歧视日侨。少年中岛幼八在班里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红领巾。
投身中日友好工作
1958年,中岛面临回国的选择,他起初不愿意回日本,学校的梁志杰老师开导他:“生母那边其实也很需要你,而且你回去不是还可以从事中日友好的工作,并不是回去以后就没事可做了。”中岛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选择了回到祖国日本,并将其余生奉献给了中日友好工作。然而,回到日本后的中岛,遇到了自我认同的困境。他一直以来以中国人自居,向周边同胞宣扬中国人的友善,却时常遭到冷遇。许多日本人不愿意相信中国人的友善,也不愿提及那段惨痛的历史。不过,中岛幼八凭着在中国养成的坚毅、正直的性格,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完成学业,并始终实践着自己终生为中日友好而努力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