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
资料类
>>
红色文化
>>
正文
特稿:漫谈红色文化
2012-01-11 23:00:48
来源:
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王二路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收藏】
【
论坛
】
分享到:
0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那些日子里,神州大地掀起了一波胜过一波的强劲的“红色风潮”。
举国上下以“红色”为主题的活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红色旅游路线持续火爆,红色影视剧目闪亮荧屏,红色经典餐厅生意红火,红色革命歌曲唱遍大江南北,红色收藏持续升温,红色展陈活动此起彼伏、绚丽夺目……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红色激情。这是当代人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特殊方式,是深深扎根人民内心情结的释放,表现出对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的无限感怀之情。
可以说,当今的红色文化热潮迎合了中国亿万民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灵魂托付,唤醒了储藏在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更赋予了红色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以各种形式迸射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文化魅力。
当红色文化热潮达到极致,在人们亲近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亟待给予及时总结,精心研究,认真分析,科学引导,鼎力助推。
近期,我集中时间搜集、阅读了大量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资料,现结合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粗略地归纳为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红色文化热的形成原因;
四、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
五、红色文化的传播继承。
第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
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古时候,中原人称南方为炎方,称炎帝的国土为炎土,称炎帝的子民为炎人,炎帝的下属神是祝融,祝融是火神。黄帝的“黄”字,是太阳初出之色。“黄”与“皇”字可以通假,在古书上,黄帝也经常称作皇帝。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一个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和鸾凤的民族。
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而将这种“红色崇拜”转化到我们祖先的生活之中,应该是从“过年”开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夜,就要闯进我们祖先居住的村落,伤害人畜。为了免遭“年”的攻击,祖先们只好在这一夜逃离村庄,躲进山林。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日下午,正当祖先们扶老携幼大撤离的时候,从村口走进了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叫大家休要惊慌,他有办法制服“年”。祖先们哪敢相信,还是迅速撤进了山林,不听劝说的老人独自留在村子里。老人住进一间屋子,在大门上贴上红纸,在屋子里点起红灯笼,静候“年”的到来。是夜,“年”按惯例准时入侵。可是,当它看到老人门上贴的红纸和屋里点亮的红灯笼时,大为惊恐,未敢搜寻人畜便狼狈逃窜了。正月初一早晨,“避年”的祖先们返回村庄,迎接他们的是安然无恙的老人。祖先们急问其方,老人据实以告。从此,祖先们再也不用逃进山林“避年”,而是效仿老人的方法,贴红纸,点红灯,安然度过“年”来之夜,叫做“过年”。从此,“红色”就被赋予了“避邪”与“吉祥”的含义。因红色“辟邪”而得“吉祥”“平安”,难道不值得“喜庆”吗?中华民族因此与“红色”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岁月无法流逝的“红色情结”。
红色代表权威。中国历代帝王虽然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嗜好,但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红色是主色调。72万平方米的北京紫禁城,建筑近千幢,房屋近万间,用得最多的是红、黄两种色彩。远眺故宫,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近看紫禁城,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明朝规定,给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皇帝御批的本章统由内阁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一颜色,称为“朱”批,具有无上的权威。红色的权威一直延续到今天,如“红头文件”等。
红色代表勇气。军人每每看到猎猎红旗,无不热血沸腾,英勇杀敌。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国旗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鼓舞斗志,激发勇气,召唤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电影插曲唱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红色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欢的颜色。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高兴之色,是吉祥之色,是发达之色,是阳刚之色,是坚强之色。所以,只要是喜庆之事,都离不开红色;没有了红色,便没有了喜庆的气氛。
红色代表成功与光荣。在汉语里,“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红色也代表光荣。“金榜题名”是红榜,表彰先进人物要戴大红花。
红色代表美丽。因为喜欢红色,便赋予了“红”以美的含义。“红颜”一词就是指美丽的女人,男人把女性挚友称之为“红颜知己”。
红色代表革命。马克思早年曾在被问及“最喜爱的颜色”时,明确回答为“红色”。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标志的颜色是红色。《国际歌》中也唱到:“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打天下的光辉历程,与红息息相关,时时刻刻未能分离过。譬如,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称之为红都……还有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抗日的烽火……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总以写红、唱红、演红而感到无上荣光。诸如:《红旗飘飘》、《红旗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军想念毛泽东》、《红岩》、《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红梅赞》、《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等,等等。
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即是中国的“国色”。中国人就是有着强烈红色情结的民族。曾记得,2005年11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特意穿了一身红色衣服出来迎接,连她戴的帽子都是红色的,表示对中国国家元首和中国文化的敬意。
以上杂七杂八地搜罗了一些古今中外与红色有关联的东西,其目的就是要更合理、更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红色文化。
列宁曾说过,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人凭空杜撰出来的,而“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段中唱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新中国的诞生,可以说是用血换来的。据此,我认为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的整合;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
归纳各种资料对红色文化定义的界定,有如下六个方面。
①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②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③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④红色资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⑤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 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⑥综合各种理解,倾向于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从文化的边界范围来看,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 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中国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进过程,已经经历或必将经历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历史时期,直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整个历史进程。
第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反映了时代精神,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食粮。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科学性。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的,反映了红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体现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展示了指导思想上的唯物论、文化取舍态度上的辩证法以及方法上的实践观,正确认识和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是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把振兴中华民族、弘扬先进文化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和提炼出了一种崭新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是民族性。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尽管从总体上、主导地位上,传统文化是与小农经济、专制封建官僚政治相适应的,但作为糟粕与精华糅合并存的复合体,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华。红色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特性的文化,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予以弘扬并加以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是大众性。红色文化始终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的,具有非常强烈的群众意识。它来自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红色文化源于大众决定了文化必须表现人民群众并为他们服务。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提高广大人民大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己任,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求得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第五是开放性。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产生了中国红色文化第一次质的飞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出现了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趋势,邓小平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红色文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会世界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求得自身发展成为可能。
第六是创新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创新,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创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抓住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宝贵机遇而迅速发展,谁缺乏创新精神,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谁就注定要走向落后和衰败。中国共产党90多年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文化创新的特征。
第三、红色文化热的形成原因
眼下,在中国形成红色文化热的背景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要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进行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及其理论成果,为红色文化热提供了雄厚的、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并开始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引领和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中国革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的红色文化也开始萌芽。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空前巨变,在这一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红色文化也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得以创建、形成的,并得到丰富和发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拓宽了红色文化视野,深化了红色文化内涵,中国的红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其二、红色文化热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文明反思和深思的基础上的,既借鉴吸收其优秀文明成果,又有效克服其缺点和不足。
资本主义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迅猛提高,较大程度上带来了人们物欲和感官欲望的满足,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的肆意攫取和对落后地区以及劳动人民剥削掠夺的基础上的。短短三百年的资本主义文明在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战争、杀戮、危机、分化、冷漠、隔阂、道德沦丧、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甚至于有把人类和地球带入自我毁灭的灾难性危害的趋势。资本主义诞生以来,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军事危机、道德危机、人性危机爆发, 尤其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以及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肆意侵略和打击主权国家的事实,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觉醒、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到霸权主义阶段之后,究竟要把人类带到哪里?有没有文明能够弥补资本主义文明的不足和缺陷?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究竟是什么文明?在中国大地上,在总结前苏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思考中,在中西文化的对比深思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取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必定是东方红色文明。
其三、红色文化热既反映了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肯定、认可,也反映了对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些不足和缺陷的反思、改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快速提高,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解决了世界上1/4人口的温饱问题,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9岁,2009年进一步提高到73岁。尤其是在多数大城市,霓虹闪烁,交通四通八达,现代气息已经相当浓厚。7改 革开放进程中,也出现了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过度私有化、市场化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发展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等问题,出现了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脆弱、道德滑坡、信仰危机、人际关系冷漠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和纠正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必 须正确对待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摈弃那种连西方国家都已经抛弃的单纯私有化、市场化、自由竞争、神化市场的思想,坚决纠正那种改革不要社会主义,开放不保护 民族工业的放任自由的错误认识,在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 益和短期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闯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中国自己的主流文化文明,这种中国自己的文化文明就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红色文化。当代红色文化的兴起表明,失掉了红色文化的主流文化地位,失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偏离了社会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政治航线,中国就会重新出现妖魔鬼怪舞翩跹的黑暗状态。
其四,红色文化热既反映了党中央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即将展开新一轮社会主义探索的趋势。
中共十六大,胡锦涛同志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后,带领政治局常委到西柏坡过春节,重温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迅速以亲民、务实的作风赢 得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随后,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 战略方针,在扩大民主、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包容发展等一系列独具魅力的执政风格中,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惠 民生、得民心的战略举措,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且,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无限怀念和眷恋。伴随着中共中央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执政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尤其是伴随着重庆市唱红打黑,以及各地区人民群众自发地唱红歌、纪念毛主席等革命先烈活动的展开,红色大潮迅速崛起。红色文化几乎凝练了所有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朝气蓬勃的理想追求,广大人民群众一时间像是重新找回了心灵的慰藉和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爱,重新点燃了人们内心的希冀和激情,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其五,红色文化热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推动,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渴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失去了信仰和前进的方向,许多人看腻了“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言情剧,厌烦了“虚无缥缈”的武侠剧和“兄弟反目、父子 相残”充满血腥味的宫廷戏。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失衡,官员贪污腐败层出不穷,社会物欲横流,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浊流,黄、赌、毒屡禁不止,社会犯罪率升 高,恶性刑事案件增多,许多人下岗失业、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怀着无限的怀念和热爱,自发地到毛主席纪念堂、烈士 陵园等纪念革命先烈,在社区、广场组织红歌队,发自肺腑地怀念革命先烈、歌颂人民领袖,通过讲座、论坛、书画展、网络交流等形式,发自内心地呼唤红色精神的回归,渴望从那些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有理想、有信仰和富有献身精神的革命者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和快乐的真谛。红色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灵需求和精神追求,也激发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无限期盼和渴望。通过红色浪潮的兴起,广大人民群众希望中国共产党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呼唤社会 公平正义,清除各种污泥浊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胜利前进。
第四、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就以“活报剧”“秧歌剧”等短小精悍的形式,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在第一时间回顾了激动人心的战争历程、革命和建设历程,建构形成了人民关于新中国的第一代集体记忆。红色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在亿万人民群众中,观看、阅读、欣赏“红色经典”,敬仰、学习、争做红色人物,一次又一次成为一种生活主流和社会时尚,其影响力延伸至今,历久弥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巩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来看,中国的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传承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动力作用等。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价值,既有社会价值,还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
第一,红色文化有利于构建诚信奉献、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基础。
文化形态对应着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模式、文化观念的每一次重大更新和优化,都会改变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
中国红色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文化资源、精神资源,而且是一笔丰厚的经济资源。且不论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拉动经济 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红色文化包含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包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不仅在特定年代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红色文化并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就具有不同特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一道构筑完整的社会形态。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与红色文化相融合。
红色文化不只是一种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博大的社会发展思想和磅礴的社会发展潮流,理应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文化形态,并以此作为克服和弥补市场化、私有化的众多缺陷和不足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而不是唯利是图。现实中,我国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鲜明地以毛泽东思想的一些理论和原则构建企业文化,进行企业管理,用党的革命理论和管理智慧阐发当前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红色精神与当代企业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在革命理念和现代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改善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已经对红色管理展开研究。
第二,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渠道,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构筑强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
当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型,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社会主流文化缺失,主流信仰危机。针对新的时代特点和任务,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思潮,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在呼唤群众同心协力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追求真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等崇高精神,形成了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而通过整合、提炼、升华而形成了科学理论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中国的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兼收并蓄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已经和中华民族最积极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已经把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理想主义精神融为一体,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对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第三,红色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和平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实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无
·下一篇:
雷锋文化的力量——访本报原副总编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作者陶克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红色文化”研讨会在茅台召开(组图)
·
王志波:确山县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特稿:确山县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民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一一自筹组织举办抗战老兵书画暨抗战实乡村红色文化展(
·
张丹:安源纪念馆:把红色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
特稿:安源纪念馆:把红色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
龙晓曦: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文化(组图)
·
特稿: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文化(组图)
·
陶东芝:红色文化之旅第三站——萧山革命烈士陵园(组图)
·
特稿:红色文化之旅第三站——萧山革命烈士陵园(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我馆工作人员赴南京拜访赖光勋将军亲属(组图)
我馆工作人员赴南京拜访张力雄将军(组图)
我馆一行赴南京拜访陈茂辉将军亲属(组图)
“邓小平与太行抗战”座谈会在河北涉县召开
上海公布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首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北京召开
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李煜婷:福州女子监狱工作人员前往松毛岭无名烈士墓
特稿:福州女子监狱工作人员前往松毛岭无名烈士墓悼
中共永昌县委宣传部在城关镇社区干部开展国防教育活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