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路线地图。来自网络
车辆即将经过滑沙坡。练红宁摄影
飞机上看到的雪山。练红宁摄影
经过通麦天险。练红宁摄影
离开察隅县城时,陈霖为南京一家三口拍照。练红宁摄影
练红宁与搭乘车主资深驴友陈霖一起
练红宁与客栈浙江老板一起
练红宁与重庆资深驴友一同通过雪山
练红宁在丙中洛附近的怒江第一湾
练红宁在珠峰大本营
怒江两岸。练红宁摄影
怒江两岸。练红宁摄影
怒江两岸。练红宁摄影
我们通过的日秀拉雪山。练红宁摄影
西藏最东南与云南交界处的察瓦龙乡。练红宁摄影
羊卓雍措(羊湖)。练红宁摄影
原始森林中的客栈。练红宁摄影
正在通过通麦天险。练红宁摄影
5月13日,《中国西藏网》发布了滇藏新通道将于年底建成通车的消息。通车后,比老路缩短200多公里,沿途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让人难忘。这段以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乡—察隅)为核心的新通道,已成为自驾者心中的“最美自驾旅游线”。
获得这一消息,我立即联系上重庆资深驴友陈霖先生,他发了多个流泪的表情,后来加了一句“从此再无丙察察”,其中的意蕴不言自明。他当即决定,新路通车前再走一次丙察察,尽管受到修路的影响,但还是愿意为追寻这种老路吃番苦,重温那片曾经多次历险的处女地。2012年,我在万里边关西藏东部行的征程中,有幸搭乘陈霖先生的自驾车闯过了惊险而秀美的丙察察,两天时间的艰难穿越,至今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十分难忘。
2012年国庆第一天上午11点钟就到达了云南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库。中午12点,从城南新城里的六库新汽车站直接乘上了开往贡山的汽车。当时车辆出站时只有我一个人,连看门的师傅,都跟驾驶员开玩笑,怎么就一个人,似乎成了我的专车了。随着汽车经过六库老城,才陆续上来了不少人,要不这司机师傅更是赔了。汽车沿着怒江向北开去,快到贡山时,却已经是傍晚,虽然一路上的月亮湾等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又遇到前面修路,大家只好停车等待。我也下车来,看到前面一辆重庆的车渝A·MA686,一位身材槐梧的戴眼睛的人拿着相机照着,我们对视着了一会,他走过来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放行,把我当成客车司机了。我当然不太清楚,于是就攀谈起来,我才知道他要闯丙察察,这不是跟我目标一致吗,我提出能不能跟着走,他说好,今晚可以打到丙中洛。正好此前看过《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散文介绍世外桃源丙中洛的,再加上网络上的照片文字,因此对这个人间仙境并不陌生。于是我跟师傅和客车上人打招呼后,就把行李搬上了重庆的陈霖师傅车上。陈霖,其实比我小两岁,是1968年出生的,现在一家公司的中层干部了,他可是个老驴了,据他说23岁大学时就开始旅游了,徒步游背包游,现在是自驾游。其实几年前曾经从察隅开车过来的,由于路太烂而失利。30号从重庆开车到楚雄,1号则从楚雄赶过来的。晚上我们一起住在了丙中洛有名的玉洞宾馆,大概是这家店的名气比较大,网上都能查到,老板姓李,是个胖子,但是费用却贵得狠,也许正是国庆时才涨的,陈霖跟他还价,才让到260元一晚上,真是痛宰也没有办法呀,随后我们又到另一个店里弄了几个菜吃一顿,回来睡觉。第二天一早起来,不能不感叹这里是一片世外桃园。巧得狠的是,正好我看门前一家饼店开门后,一辆贵阳的车开来要买饼,当时只有这家店开门。司机就跟我聊起来,问我上哪里去,我练红宁说准备到西藏,我就把停在院里的陈霖的车指给他看。他说能不能搭伴一起去,我说好呀,他还说车上有三个南京人,是到他家来吃喜酒的一家三口,是好朋友,于是一起来玩也想去西藏。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陈霖,好象陈霖功课做了几年,却也没有底,他也希望有人搭伴更好。当然,我们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只是再后来,我们的车到达石门关时,我告诉陈霖就是那个车,下车后陈霖与老李就搭上了腔,毕竟他们是贵州重庆比较相近,谈得更投机一些,这样就真正是搭伴而行了。此前,我和陈霖先去了怒江第一湾处,开始还是雾气很大,后来我们等了一会儿,第一湾怒出了庐山真面目,我们迫不及待地拍下照片,不久云雾又覆盖了怒江,我们只好北上了。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处处是田园风光。离开丙中洛继续溯江而上,就来到石门关,两座直立的悬崖峭壁屹立在怒江两岸,直立的石壁活似两根石柱插入云端。从古到今,石门关两边的人民往来,只有在怒江水落潮的时候,从绝壁下的沙滩通行,一到水涨,淹没了沙滩,路断难行,就是猴子、岩羊也过不了石门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天的境地呀。怒江两岸的山分别以石门关的峭壁当头弧形向两边伸去,就像两只老虎雄立怒江两岸,回过头再看丙中洛乡背后的石壁,更似一头狮子,抬头朝石门关扑来。
后来我们继续沿着怒江边的峭壁路向前推进,路越来越差,从油路到石子路,到茶马古道拓宽的路,只能容一车通行,忽上忽下,左右摇篮,几乎是悬崖峭壁,让人看了就不寒而栗,我的右手紧紧地抓住车门把,手都抓得疼,身上不时出冷汗,陈霖也称自己开得紧紧张张。经过有名的滑沙坡的穿越,终于看到了希望,91公里的征程,紧张的穿越,大概到中午1点多来到了西藏的第一个乡察瓦龙。这里虽然距离察隅县城只有197公里,乡领导到县里开会却可能要从云南绕行1700公里的路程,我们没有想到后面的路更加难走,还要翻越几座大山和原始森林,甚至是在雪中前行。
“察瓦龙”是藏语“热”的意思,属察隅县。察隅县人称“西藏的江南”,但它的察瓦龙乡却又干又热,山象重彩画,与丙中洛的苍翠形成鲜明的对比。蔬菜只有莴苣,据说当地人习惯食肉,察瓦龙这里仙人掌特别多,是十分干燥的特色。察瓦龙是连接西藏察隅与云南贡山两县交通要道上的一乡镇,那里居民除藏族外还有独龙、怒、傈僳、纳西等其他民族。过去,在察瓦龙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水源缺乏,不通公路。现在至少有几个出口了,南到云南的丙中洛,西到所在的察隅县城,北通左贡县,路都十分难走,走过的人一辈子难忘,十分危险,现在仍然有马帮在这些路上穿梭,既帮助勇士们,也进行正常的物资交流。据说,察瓦龙地区还产有玉米、青稞、小麦、荞麦及少量水稻。居民食品多为糌粑、面条、腌肉制品等,饮料也颇丰富,有酥油茶、茶水、青稞酒、水酒等。而酿制青稞酒则是藏族妇女的拿手好戏。
到察瓦龙乡中间有个四川饭店,陈老板是四川人,带着家属一起做生意。这个饭店是骑行者的驿站。陈老板的饭店三面墙上都是驴友留下的字和名字日期等,我就看到我们南京七勇士老人骑行到此的留言和签名。的确,这一路上骑行的人们更加辛苦。他们有时不得不住帐篷,我从网上就看到有一位老人骑行时因为行李被马帮带到前面,后来自行车坏了,只好在原始森林里呆了一个晚上,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冒险,在我们的行进的途中,还有好多骑行者,有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实在让人敬佩。有位网友质疑我,远行花代价,大家走不起时,我回应道,真正的勇士是那些十天、二十天、三十天的骑行车和徒步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吃饭后,大家觉得第二天一鼓作气打到察隅太紧张了,跟陈老板合计后,陈老板也觉得还是继续推进好,减轻第二天的压力,当晚可以住在锯木场,途中除这里外,当地没有大的接待住宿点了。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对的。要不然,第二天晚上九点也到不了,加上路难行,还不知道要困到哪里呢!当晚我们经过一路问路终于找到了藏在原始森林里的锯木场,实际上就是路边两个板房子。睡在里面睁开眼睛都能看到天上月亮,而且被水流声吵得睡不着。当晚我感觉有点冷就早睡觉了,我是大气不敢出,坚持着睡觉,夜里下大雨的事我几乎都没有感觉到。锯木场的老板和伙计们都非常热情,后来才知道老板姓周,是浙江衢州人,儿子留学,女儿读书,家属在家,就一个人来这里承包林地,按照规定砍伐。那里是没有手机信号的,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苦中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