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中国城市居民从0-85岁,累计发生患癌的风险为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意味着,每个人一生的癌症发生率,都在三成以上。并且术后3个月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达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肿瘤患者死于复发转移。
面对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人们谈癌色变。为了治疗癌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偏方等无所不用其极。但治疗结果也往往令人遗憾,甚至很多中晚期的患者也是带着满身伤痛离开了人世。作为研制调养康复肿瘤中药艾氪新的创始人,我在20余年的肿瘤临床工作中,艾氪新已康复癌症病人上千例,救人无数,逐渐探索出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治疗经验:
1、辨证与辨病
“证”,由癌到证;或者,先由于某些因素,形成“证”,以后再形成“癌”,简称由“证”到“癌”;另一方面癌与“证”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癌与“证”同时存在,必须有某种相应关系,治癌必须影响“证”,治“证”必须影响癌。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即选择实验动物或诱癌,或移植癌,在癌形成前后,观察其“证”进行辩证论治,探索其机制,但这个设计不能对“证”定性。另一设计即定向造成“证”的模型动物,然后诱癌或移植癌,再辩证论治。观察疗效探索其机制。这可能比较接近临床的辨证论治实际情况。如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证是“脾虚”用大黄、芒硝等形成脾虚模型,然后荷瘤,用健脾法治疗,探索疗效机制。提示健脾药可使癌细胞周期S期比例降低,且具免疫调节作用。
2、扶正与祛邪
扶正: 1)补气养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2)滋阴养血:逆转机体的虚性亢奋状态,延长补体的存在时间,保护骨髓的功能。 3)养阴生津:延长补体的存在时间,逆转(改善)机体的虚性亢奋状态,改善内环境,保护肾上腺。 4)温肾壮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垂体-肾上腺-性腺轴的功能,减少多药耐药现象。 5)健脾和胃:提高免疫力,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6)健脾益肾:提高免疫力,保护骨髓,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祛邪:(1)疏肝理气:促进胃肠蠕动、有毒气体、物质的排出,恢复正常细胞的接触性抑制功能。 (2)活血化瘀:改善肿瘤周围的高凝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及手术损伤,减轻癌肿疼痛,增强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的疗效,调整免疫。 (3)化痰祛湿: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 (4)软坚散结: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肿块缩小或消失。 (5)清热解毒:此法抗癌活性强,同时对带瘤机体有各方面的作用及抗炎作用。 (6)以毒攻毒:诱导凋亡,直接杀伤瘤细胞。有些药物作用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阻断其增殖或诱导其分化。
3、局部与整体
中医从辨证论治出发,对肿瘤患者进行整体调治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各个患者总体情况,以中医药试图改善宿主体质,提高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肿瘤的复发、转移。同时又以中医或中西结合的方法,强化局部治疗(手术、放疗、介入可作为局部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试图对其进行根治。这样既符合辩证逻辑,又有临床与实验对照数据分析,推动了肿瘤的防治。
肿瘤的预防中医药是怎么看待的?
80年代WHO提出“三分之一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中医对疾病的防治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通过中西医的战略思想,一反过去“癌症不可治”,“癌症等于死亡”的陈腐观念,形成了对恶性肿瘤新的概念,即“癌症可治”,“癌症不等于死亡”。中药具有抗突变、抑制诱癌发生以及癌细胞生长等作用。在肿瘤的防治中既要强调整体观念,又要重视有效控制和消灭癌细胞;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既要审证,又要求因;有防有治,形成中医药及中西结合防治肿瘤的新概念。
根据肿瘤患者的全身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综合辨证分析,进行评估,确定对每一个肿瘤患者选择最选择适当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采取局部与整体结合的原则,按诱导缓解→扶正治疗(中药或BRM——生物反应调节剂)→巩固治疗→扶正治疗→的程序,以期根治,或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