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吕玉兰传
第九章 绿色丰碑
2014-08-29 14:15:23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56年初春,玉兰被选为新成立的下堡寺区张三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5月,她又兼任了张三寨乡副乡长。

    当时中国农村的形势是:1955年12月,由毛泽东同志主持选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出版,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像海啸一般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只几个月的工夫,农业合作化就骤然完成了。

    此时此刻,这一海啸也滚到了华北平原上的东留善固村。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它同附近的张三寨、西王庄等五个村庄联合起来,在这年的三四月间,组成了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三寨合作社。

在合作化高潮中不断勇挑重担的吕玉兰。

    玉兰曾这样向我谈起当年从初级社到村联社又到高级社的转变过程:“当时,大家正干得热火朝天,上边又来了新精神,要合并初级合作社,实行一村一社。村支书晚上一个会,就宣布成立了村社,俺们都想不通。俺们入社的财产怎么分成?哪年还清?俺们干了一个冬天,深翻了100多亩地,这笔工分怎么算?这些问题提给了村干部,他们也不给答复。俺们社群众的议论更多,说就是玉兰抓的紧,白费劲了,俺们就不跟他们合。那时,一刀切得厉害,根本不允许你保留小社。《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明明写着,入社自愿,建社自由,下边根本没贯彻,群众谁也不知道。俺向县、区干部问过这事,他们说,咱这里已经晚了,不快点合,更跟不上了。当时俺想,是不是自己的思想落后了?1956年春天,一村一社成立的时间不长,合作化高潮又来了,要成立高级合作社,一乡一社,五个村一个社,很快又把俺们卷了进去。人们都说,全县、全省都是这样,山东是这样,河北也是这样,跟着潮流走吧!大伙儿还把俺选上高级社的副社长就是妇女社长。高级社比初级社大多了。怎样组织?怎样领导?大家都没有经验,又要俺们去闯了。”

    急风暴雨式的合作化发展高潮未免过于急迫,但是,农民出于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抱着“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的坚定信念,还是踊跃地投入了这一高潮。事实表明,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组织形式,能在特定阶段激发起农民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特别是,人民当家作主了,第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重新安排和描绘河山了。玉兰,作为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名积极分子和基层干部,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她大干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更是高涨。

    “玉兰改变家乡面貌的最大功绩,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这是她大干社会主义的一个集中体现。”曾多次到东留善固村采访玉兰的事迹、担任过《河北日报》记者、《邢台日报》总编辑的吕永江,在向我谈起玉兰带领乡亲们进行封沙造林的意义时,这样评价道,“还是玉兰有志气、有骨气。要不是她,谁也办不成这件事!”

    当时,虽说成立了高级社,可东留善固村北清凉江沙河古道还摆在那儿,特别是那片白茫茫的沙荒依旧在肆虐,用村里老人的话说,“当年刮风对面看不到人”,全村穷困落后的面貌仍然没有改变,还是依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干部和群众都强烈要求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从回乡参加劳动那天起就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玉兰,深深地被乡亲们这种强烈愿望所感动。此时此刻,她也开始思考,怎样彻底改变风沙的危害呢?她劳动在琢磨,吃饭在琢磨,走路也在琢磨。后来,她在地、县开会时,听到外地介绍的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的经验,就准备学习推广。

    这时,有人说:“命由天定。治沙,哪像治头疼脑热那么容易!”

    玉兰不信听天由命这一套,就找老贫农、老党员商量。他们对玉兰说:“咱们东留善固在解放前有两害,一是地主,二是沙荒。眼下,地主被打倒了,沙荒还压着咱们翻不了身。这会儿,有党的领导,有组织起来的社员,搞好搞不好,全看咱们的了。要治沙就得造林!”

    这个村的老党员吕廷伟,还给玉兰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往事。造林不但能防风固沙,打仗还有用呢!抗日战争时,这个村的北边,曾经是一片树林。有个党的干部,住在了吕廷伟的家里。那天,日军来了,吕廷伟就领着他,跑到树林里藏起来了。日军追到林边,怕遭埋伏,没敢进去。这个同志临走时,嘱咐吕廷伟,一定要把这片树林保护好。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这片树林掩护了很多同志。后来,日军害怕八路军在这里打埋伏,就把这片林子破坏了。

    听吕廷伟这么一说,玉兰心里顿时热乎乎的,高兴地说:“原来这对打仗还有用处,咱们坚决把树林造好!”

    在数千亩沙荒地上植树造林,真是困难重重。首先是没有树苗,又没钱买,怎么办呢?
一直紧紧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工作的玉兰,又去找吕廷伟商量:“廷伟哥,能不能想个不花钱的办法,把树植起来?”

    吕廷伟想了想,说:“自己采树种,播树种,育树苗,倒是个不花钱的办法。”

    玉兰听了,如获至宝。她望着树上一串串树种,仿佛看到了一片片茁壮的小树苗。很快,她串连了七八个小姑娘,带头登梯子,攀墙头,上树采树种。衣服挂破了,一脚蹬空摔下来,伤口钻心地疼,她全不在乎。

    一个会道门的头子,拧着脖子说:“你们这帮黄毛妮子,上树爬墙,想成精啊!”
玉兰说:“怎么,黄毛妮子就不许上树爬墙啊?小子能干,黄毛妮子为啥不能干?”一句话,把这人顶走了。

吕玉兰和妇女造林队队员们一道爬树打树籽儿,采树种育树苗。

    有人说:“叫俺媳妇去爬墙上树,你不嫌丢人,俺还嫌丢人呢!”

    玉兰就对同伴们说:“植树造林,是为大伙造福,这不是丢人,而是光荣!”

    一个春天下来,她们采了满满一大囤树种。

    有了树种,玉兰和她的同伴们开始播种育苗。她们便向社里要块地做苗圃。可是,却有个别社领导不支持这件事,说她们是瞎胡闹。在玉兰的一再坚持下,社里只给了六亩赖地,还定了两条:一是搞得不好,如数赔产;二是不记工分。

    面对这些刁难,玉兰没有屈服。她想:植树造林,这是县上对合作社布置的工作,困难再大,也要坚决干!

吕玉兰和妇女造林队队员们为树苗除草施肥。

    就在玉兰和她的同伴们植树造林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时的聊城专区妇联主任闫双珍和临清县妇联主任周维贞,专程来到东留善固,特地看望她们培养的玉兰这棵青年干部“苗子”,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玉兰的造林封沙的行动,给她以极大的支持。

    那是1956年春天,在临清县城通往东留善固的长达70里的土路上,一辆大花轱辘车拉着闫双珍和周维贞,咯噔咯噔地颠簸着、扭动着前行。一到村里,她们顾不得休息,立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这天,风还刮得不算太大,但见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上,连棵草也没有,风一吹就把沙子卷了起来,沙子打在人的脸上生疼。不要说栽树,就是平地走路,也挺费劲。玉兰边走边介绍,说这儿要栽防风林,那儿要开辟果园;这儿要开挖一条引水渠,那儿要平沙丘填土坑。她还提出,不改变面貌不结婚。她们边看边想,在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上植树造林,可不是一般人能敢想敢干的。如今一个小姑娘就敢于提出来改造它、绿化它,这需要克服多少困难,需要具备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除非敢做敢为、有胆有识的玉兰啊!

    她们在村里住了两晚上,发现玉兰面临的困难相当大,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外,还有个别村干部从中作梗。因为已经实现合作化了,地是公家的,播下树种出不来怎么办?赔了产怎么办?社里不给工分怎么办?说起这些难事来,玉兰几乎要掉泪。她们就找有关的村领导,要求村里帮助解决。周维贞对我回忆说:“走的时候,闫主任跟我商量,玉兰是棵好苗子,村里这么落后,她的工作阻力不小,要继续培养和帮助。没有妇女参加,合作化就只是半个合作化。可当时,社会上都瞧不起妇女干部,玉兰又是这么点小的孩子,要是没人支持,她哪有这么大的劲儿啊!”

吕玉兰和社员们在为沙滩上新栽的小树苗浇水。

    在上级妇联组织的支持下,东留善固这几个坚持植树造林的青年妇女,劲头又高涨起来。不几天,她们一口气播下了四亩榆树种、插了二亩杨树苗。每天早晨起来,她们就来到苗圃,扒扒土,看看发芽了没有,出土了没有。有时一天要去好几趟。过了六七天,青葱葱的小树苗纷纷出土了。她们又是间苗、除草,又是追肥、浇水,越干越高兴。

    有一天,苗子长到一尺多高了,一个青年妇女因为社里老不给工分,有点顶不住了,找到玉兰说:“玉兰姐,俺家七八口子人,还得凭工分吃饭哩!俺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

    玉兰同情地说:“你的情况俺知道。你家人多,就把俺的工分扒给你一些吧!”

    这位青年妇女听了十分感动,说:“玉兰不要工分,咱也不要,坚决造好林!”她们俩的态度,使大伙儿的劲头更足了。树苗长到二尺高的时候,社里才给她们补记了工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章 实干是最省力的领导
·下一篇:第八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
·吕玉兰——生命的路标
·读《吕玉兰》
·邢台市首家好人馆“临西好人馆”开馆(图)
·临西县举行“迎七一”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党日活动(图)
·邢台应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自觉践行“好官”之道
·为人民服务是吕玉兰精神的核心(组图)
·咏玉兰
·国粹献给您:人人敬佩的好书记(组图)
·玉兰姐,您永远是我的榜样!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