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开福区沈家大屋故址。 通讯员 摄
7月20日上午,顶着烈日,我们和长沙市、开福区党史部门的同志一起,在长沙市开福区潘家坪附近按图索骥,稍不留神就错过了“沈家大屋旧址”的纪念碑。
灰黑色的石碑安静地立在华夏路19号一家柴火饭庄的门口,与周围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越历史的长河,你可曾记得,90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群共产党人,曾在这里慷慨陈词,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乔装“小开”
共产党人密商秋收起义大计
90年前,同样是一个盛夏,沈家大屋会议在长沙秘密举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彻底决裂。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在武汉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起义。
为了保证湖南秋收起义计划的实现,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中共湖南省委,任命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为新任湖南省委书记,并派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回湘开会,地址怎么选?
“那时候白色恐怖笼罩长沙城,司门口的城门上经常悬挂着共产党人的头颅。”长沙市党史联络组副组长李正宇向我们介绍,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踪,会议选址在长沙北门外(今开福区潘家坪附近)的沈家大屋。
今天的潘家坪,已是长沙城北的繁华闹市,而在当时却比较偏僻,沈家大屋是中共设在此的一个秘密联络站。据曾经参会的长沙县农民协会特派员余西迈回忆,地下党员们常常乔装成长袍“小开”(方言中“富家公子”的意思)的样子到沈家大屋“搓麻将”,看似玩乐享受,实则便于隐藏身份开展工作。
1927年8月16日至18日前后召开的“沈家大屋会议”也是如此。这几天,毛泽东、夏明翰、易礼容等会议代表或摇着折扇、或提着鸟笼,从四面八方陆续聚集到这里,密谋秋收起义大计。
坚持实际
为秋收起义指明正确方向
“单从沈家大屋会议的议题来看,这是中共地方组织的一次会议,但它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问题上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远超一般的地方会议。”李正宇说。
会上,围绕旗帜和国民党问题、政权和苏维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军事和策略问题等核心,与会代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将自己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但遭到共产国际代表反对的土地和军事政权等方面的观点作了“集中亮相”。
李正宇说,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瞻的理论思考,主导了此次会议,正确解决了秋收起义中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起义必须彻底抛弃国民党的旗帜,完全由共产党领导;必须实行军事力量与农民力量相结合,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政权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建立工农兵专政的政权。从而为秋收起义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政策上的周密准备。
《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曾这样评价沈家大屋会议:“没有教条地照搬中央的批示,而是坚持从湖南的实际出发,经过民主讨论,正确解决了秋收起义即将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90年的岁月沉淀,让我们今天对沈家大屋会议的历史贡献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李正宇认为,沈家大屋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沈家大屋会议上承八七会议开始的历史性转变,下启秋收起义后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新局面;突破了八七会议的某些历史局限,开启了中国革命如何与实际结合的新方向;照亮了八七会议新道路探索最接近正确的方向,引领秋收起义后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创出了一片新天地,进而成功地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亟待重建
让后代能触摸更多历史
时光荏苒九十载,沈家大屋先后被改造成为染坊、织布厂、储运公司仓库……如今,已经变成了菜地、饭馆和废旧厂房。除了饭馆门口的一块纪念碑,再无其它印记可寻。
“这块水泥板底下,是当年沈家大屋的水井,可惜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开福区委党史联络组组长朱志雄指着饭馆门口的一处空坪,话语里满是遗憾。
最让李老难过的是,网络及一些新闻媒体将沈家大屋会议的旧址认定为浏阳市龙伏镇的沈家大屋,给许多人造成了误解和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