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这里是新中国四大革命圣地之一。三大战役都是在这里指挥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新中国从这里扬帆起航。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永不泯灭的一笔。
西柏坡,这个位于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是如此简朴。共和国开国领袖和元勋们住的都是青砖铺地的土屋。中央工委自己动手搭建的大伙房,略作布置后便成了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堂。稻麦飘香的土地上,毛主席曾挽起裤腿和老乡一起育苗插秧;蜿蜒不平的乡间小道上,朱老总曾牵着战马替老乡送过粮食;漆皮脱落的办公桌曾点亮过探索中国革命的灯光;土坯泥顶的农家院曾响起过伟人们豪迈的欢笑。中国共产党进驻西柏坡之前,已经百万兵马,胜利在望,而住进西柏坡的革命领袖们依然穿着打满补丁的灰布棉制服,吃着和老百姓一样的糙米饭,住在土坯泥顶的农家屋里。
伟大孕育于平凡,简朴锻造出辉煌。就是在这个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毛泽东以革命家的睿智和远见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预言式地昭示:新中国成立后所要走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些看似平易的规定,饱含着最深刻的道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凝视久远的嘱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对后辈力盖千钧的叮咛。
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这正是西柏坡带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西柏坡的一房、一瓦、一桌、一椅,都以历史的真实和朴素,无声地教育和感染着千千万万的后来人。
1949年初春,毛泽东带着他的战友们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站在霞光璀璨的高岗上,他斩钉截铁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而今60余年过去了,这场历史的考试仍然在继续。邓小平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江泽民在西柏坡题下:“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在西柏坡轻车简从,食宿自理,他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未忘记过西柏坡的嘱咐和叮咛。
时代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早已摆脱贫弱和落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宗旨,答案早已昭然若揭:只要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只要每一位共产党人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的政党便能青春不老,我们的国家便能长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