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用毛笔写的《党员守则》,其内容是“不送礼、不拜寿、不迎送、不搞堂会,不坐轿、少宴会”。 潘索菲 摄
“为民 务实 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展览吸引媒体先睹。 潘索菲 摄
工作人员布展。 潘索菲 摄
真实记录周恩来26年“为民、务实、清廉”总理生涯的30件实物展品与53张历史照片,19日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集中展出,其中所有的实物展品均为首次在上海亮相。
由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和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为民 务实 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展览,从“为民”、“务实”、“廉洁”三个视角,向上海民众传递周恩来问政于民、甘于奉献、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展览将从20日对公众开放。
记者在展厅内发现,展品中有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决定》,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会议上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食堂买饭的收据等珍贵实物。
值得注意的是展出的一张A4纸大小宣纸,周恩来用毛笔写的《党员守则》,其内容是“不送礼、不拜寿、不迎送、不搞堂会,不坐轿、少宴会”,而一幅周恩来侄女进京探亲与周恩来夫妇合影的照片下,醒目标注的是“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我们支付;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车;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是周恩来、邓颖超家规(节录)。传递类似信息的展品不在少数,被认为真实反映了周恩来对“群众路线”这一理论的实践。
本次展览中,表达周恩来与宋庆龄友好交往的展品有三件,分别是1977年周恩来逝世后,宋庆龄亲笔手书的一封长信,以及1964年周恩来陪同宋庆龄访问锡兰(今斯里兰卡)和1976年宋庆龄抱病参加周恩来葬礼的图片。
“周恩来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馆长金晓春说,与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联合举办该展览,是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切地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达到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的目的。
据了解,本次展览为期近5个月,将于8月15日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