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文字产生以前的狩猎时代,我们先祖就知道用植树四周的方法,建造猎场了。目的是为了封闭起来,使野兽无法逃出。故这种办法就以“封”( )字之音名之。后来走向定居后,各氏族部落,逐渐有了自己固定的领地。就产生了边界意识。于是便在领地四周也密植种树,以为边界。也承之叫“封”。到了西周,实施分封制,将一定面积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们便也在领地四周植树封疆。这就导致了“丰”“封”“邦”三字的产生。
“丰”和“封”,都读 ,声、韵、调全同,古今皆然。这是因为它们的本义都是植树封疆。“丰”是“封”的古字,“封”是“丰”的繁化。故《新编甲骨文字典》说:“丰,封为古今字”。灭殷的周武王之弟唐叔封,在金文铭器中常铸写为“康叔丰”,就是“丰”“封”同字的最好证明。
“丰”字甲骨文作“”,象形字。《汉语大字典》说:“象植树为界且加土堆形”。《新编甲骨文字典》说:“象封土成堆,植树其上作为经界,示封疆之义“。有如今日国境线上的建构。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丰”。甲骨卜辞中多有“二丰方”“三丰方”“四丰方”诸语。都是指方国的封疆。植树封疆,所植的必多为速生林,枝繁叶茂,彼此纠结,坚密不通。故引申为草木繁盛之称。《说文》:“丰,艸盛丰丰也”。讲的就是引申义。在上古草木繁盛叫“丰”,祭供繁盛叫“豐”,意义相近。所以从明代开始,便不断有人以“丰”代“豐”。“丰满”“丰富”“丰盛”“丰收”等语,皆是二字合一出现的词语。
在甲骨文“丰”“封”一字后,“丰”为引申义所专,为区别用字,金文加手(又),繁化作,小篆承之作。甲金文所以之“又”,到小篆时多改为从“寸”,都是指手,表义相同。隶变笔画化作“封”。西周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为巩固国防,不仅在边界植树,还深沟高垒以固之。《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唐人贾公彦疏曰:“沟封之者,位于疆界之上设沟。沟为封树以为阻固也”。本义是指植树封疆,引申为凡“封闭”之称。如“封锁”“封口”“信封”用字。西周分封诸侯,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禄分三等,即公、侯封地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方五十里。诸侯们的领地那时不叫“国”,而称“邦”。故《书经》里常说“协和万邦”,而不说协和万国。我们至今还习惯称我们祖国为“礼仪之邦”,也来源于此。西周早期金文作 ,小篆承之作,隶变笔画化作。“邑”字作右偏旁时楷书作“”,俗称右耳旁。故后世通行体作“邦”。诸侯国领地称“国”,如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等,那是“春秋无义战”以后的事。《说文》:“邑,国也”。诸侯之邑,也要植树封疆。故“邦”字从“丰”从“邑”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