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年的红军一样,我们到达哈达铺时也是很高兴的,经过一夜的火车及6个小时的长途车,终于吃上了一顿热腾腾的饭—当地最常见的羊肉面片。81年前,哈达铺对于长期跋涉在荒凉地域的红军来说,也已是繁华的大城市。“大家要食得好”的口号传遍了整个部队,各个连队伙食单位都割鸡杀鸭,屠猪宰羊,大家喜气洋洋。
哈达铺还是那个哈达铺!
初入这里的街道,小商品市场、羊肉饭馆、两三层的小楼和低矮的民宅,往日集贸的繁华依稀可见。邮政代办所、张家大院、同善社、关帝庙······这些当年红军留下了深刻历史印记的地方,和现在的商贸街和谐地连成了一体。就是这条哈达铺镇的主街,因为有着这些珍贵的历史烙印,而被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在上世纪80年代重走长征路时,把它称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一个个旧址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如今这里依然是哈达铺的主商业街,人们走在这条主街上,走在奔向小康的路上。80年往事如烟,如今的哈达铺、宕昌,“网事”如潮。
在宕昌县及哈达铺两天的采访,记者注意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互联网大潮中越来越如鱼得水,“网事”风生水起,药材业、旅游业等都因为互联网而走出了大山,“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思考最多的是,为什么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依然还是那么贫困?在哈达铺、在榜罗镇、在会宁、在六盘山,看到当地百姓这么努力,甚感欣慰。
为何贫困,需要客观地看。首先,也是主要原因,这些地方天赋都很差。当年红军走的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农作物基本“望天收”。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确实“欠账”较多,该修的路要修,该通的电、自来水要通,该改善的学校要建,该有的医疗要有保障。精准扶贫就在于这样一家一户、一件件地去落实,在于基层干部的精细工作。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这些为今天的祖国昌盛作出过生死贡献的革命圣地,一个都不能掉队。
文/记者 陈学慧
陕西吴起:
昔日吴起镇 今天绿染城
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
暮色四合。
吴起县铁边城镇,1935年10月18日下午5点多,中央红军就是从这里进入陕北。经过一路艰难跋涉,翻越雪山、跨越草地,一路征战,当他们在西北的山川间行走,知道很快就会进入红色的苏维埃土地,心中的感触很难想象。
81年后,也是金秋十月,记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来到铁边城。已过了寒露时节,一早一晚备觉寒冷。当时,不少战士穿的还是单衣。那时,吴起镇仅有11户人家,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满足大部队7000多人的住宿问题,许多领导人只能露宿在野外。谢觉哉同志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露天麦地覆棉裳,铁杖为桩系马缰。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诗句中,体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令人钦佩。
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来到吴起,行程两万五千里。传承长征精神,是当地干部群众坚守的信念。
还记得那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吗?“一道道的山来呀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在陕北,行进在一道道山梁间,看着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你会感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会感慨这里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并不适宜人类生存。
饱受生态恶劣之苦的吴起,痛定思痛,开始书写绿色篇章。
吴起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从1999年至今,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249万亩,先后被授予“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等荣誉称号。
退耕还林,谈何容易!荣获全国植树造林先进个人的闫志雄深知其中甘苦,他是吴起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已担任村支书20年。他回忆说:“难!这里的农民以前都在山上放羊,要改成全部圈养,另外,要把2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退出来,还要植树造林。那会儿,每天晚上给大家开会讲政策,白天带着皮尺去量地。”到1999年底,国家给农民兑现了退耕还林补贴款,还给了种苗费,农民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记者走进铁边城镇河西台村的农户王富堂家,这位庄稼汉告诉记者,他是南庄畔村人,2011年移民搬迁到这里。“退耕还林好!我家六口人,人均退出7.8亩地,这些都是坡地,广种薄收,过去每年最多收入1万元,而且种地也很辛苦。”现在,他家退出的耕地全部种上了林子,这几年,又种了山桃、山杏等果树,今年,光是卖桃仁、杏仁,村里就有不少户收入过万元。他家由于缺劳动力,只收了离家近的果子,其余的送给乡亲们,仅这一项收入就有5000多元。搬迁出来后,他们一家三口在外打工,工资收入每月有68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
从“兄妹开荒”到“兄妹种树”,陕北的变化让人欣喜。昔日红军走过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富了。浴血奋战的红军将士们所梦想的一切,今天正成为现实。
如今的吴起绿染山川。秋风瑟瑟,远山已有红叶随风摇曳。行走在这高山大川之间,一幅大美中国的画卷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