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沟沟洼洼的吕梁山一片绿色。遍布山间的枣树上,挂满青色的枣儿,等不了几天就要红透。
枣树林旁,一辆满载着十余人的白驼色中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飞驰。车上的乘客来自北京,大部分是些年逾花甲的老人。8月17日,由原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之子林炎志带队的,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员们,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晋绥老区。
铭记——不忘初心践誓言
基金会全体人员以及吕梁市、石楼县的干部一起在红军东征纪念馆前合影
“立正……”一声嘹亮的军令喊过,六位礼宾战士身姿挺拔。8月18日上午,吕梁市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庄严肃穆。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手捧书写着“东征精神,代代相传!东征烈士,永垂不朽!”的花篮徐徐向前,向毛主席雕像庄严敬献。基金会全体成员和吕梁市、石楼县陪同领导默默伫立,向红军东征牺牲的烈士,向这片红色的晋绥热土深深鞠躬。
兴县捐助仪式现场
晋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由山西省晋西北、晋西南和绥远省大青山地区组成的,我党最早的、条件最艰苦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1937年到1949年的十二年里,晋绥革命先辈和老区人民一起,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这片土地,结下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铸就了不朽的吕梁精神、晋绥精神。滴水恩情涌泉报。多少年来,晋绥革命前辈和他们的后代们为老区建设建言献策、捐款捐物,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帮助、回报着这片土地。
石楼县捐助仪式现场
2014年10月,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晋绥边区首府兴县蔡家崖正式成立,注册选址就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一群热心公益的晋绥后代和老区代表聚在一起,一致推选原吉林省委副书记林炎志出任理事长,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担任名誉理事长。选举段云之子段晓飞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正之之子马小鸣任副理事长,杜心源之女杜秀文、李立功之女李晓英、张广洪之女张和平、卢梦之子田小明及曾为吕梁市建设做出贡献的省劳模高玉堂、兴县原烈士陵园主任王波担任基金会理事。
自此,一个可以团结更多力量帮扶老区的平台被搭建起来,一群不忘初心的晋绥儿女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站在父辈们曾经为之流血牺牲的地方,他们立下誓言: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当好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的志愿者,努力回报老区。
活动人员与石楼县永由村的村民们在一起
在这些晋绥后代的帮助和支持下,散葬在吕梁山上沟沟壑壑里的八路军烈士遗骸,被一具具寻找收迁回来,安家在兴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截至目前,已收迁安葬595位烈士,其中499位没有姓名。2015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跟踪拍摄他们搜寻牺牲在兴县孙家庄战场上20位120师358旅烈士遗骸的事迹,纪录片《晋绥遗魂》一经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捐资近160万修建9座抗战纪念碑亭,出资修复革命遗址,筹资绿化烈士陵园,为晋绥边区纪念馆征集红色文物,为关向应图书馆征集各类图书,为吕梁中小学捐赠一千个足球,为多所山区乡村小学捐赠教学设备,连续两年为老区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捐助第一年学费,创办《红色晋绥》简报,开通《红色晋绥》网站……多年来,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员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助力老区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回报老区的铮铮誓言。
风雨交加的雁门关山谷间冷风袭人,一群人冒着雨在泥地里来回踱步,不停地与施工人员交流着、嘱咐着。2017年8月22日上午,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同志们再次来到了代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并为牺牲烈士刻石工程捐资30万元。
基金会一行人员在毛主席路居地
从兴县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到石楼的红军东征纪念馆、留村毛主席路居地,又走进代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这一路,每一处红色遗存都留下了他们深情的足迹、凝重的眼神。这个足迹叫追随,这种眼神叫铭记!
奉献——尽心竭力为老区
基金会代县捐助仪式现场
太阳偏西,代县县城一个窄小的巷口上,一对爷俩在焦急地张望着,他们是代县二中刚刚考上烟台大学的张启龙和爷爷张天才。得知基金会要来家访,早早出来迎候。“太感谢您们了!”握着基金会同志的手,张老汉异常激动。“您是卢书记的儿子?”“是啊,叔,我父亲曾在这里工作过,我小时候还在这里上过学呢。”
得知基金会理事田小明是当年下放任代县革委会副主任卢梦的儿子,老人热泪盈眶,紧紧地握住田小明的手。“我年轻时听过卢书记的讲话,很受教育。想不到老前辈的后代今天又来捐助我们。”退休教师张天才眼里闪着泪花。
代县张天才老人(右一)与马小鸣副理事长(左一)、田小明理事(中)手拉手,亲切交谈
张启龙同学的父亲英年早逝,爷爷、奶奶勒紧裤带,把唯一的孙儿培养考上了大学,现在正为开学的学费犯愁。晋绥情·阳光助学,给这一家人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在贫困的老区,常有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去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他们的困难牵动着基金会这些晋绥后代的心,经过多方努力,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发起“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这是第二年走进老区,扶贫济困,捐资助学。
林炎志理事长(右一)、东旭集团王芳女士(左一)与受助学生及家人
8月17日,2017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兴县拉开序幕。一周时间,头顶烈日,风雨兼程,从吕梁的兴县、石楼县到忻州的代县,行程2000多公里,共捐助今年高考录取的245名贫困家庭大学生1225000元。活动中,由各地学校和教育局推荐并经过公示的当地贫困大学生,每人都获得了5000元资助。不仅如此,基金会还与每名受助学子签订《捐助协议》,以督促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热心公益,回报家乡。
去每个贫困学子家里家访时,基金会都会送上一个行李箱,箱里有双肩包、床上用品、餐具等,还有一套《红色晋绥》简报。“家里几口人,做什么活计,年收入有多少,这是我的电话,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握着老乡和孩子们的手,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乡亲们早就备好的热水、西瓜,顾不上喝一杯,顾不上吃一口,他们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石楼县的李翔同学是个残疾学生,从小双目失明,但他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今年以优异成绩被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系钢琴调音师专业录取。得知基金会专程来访,他用萨克斯情不自禁地吹奏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着盲人学生的演奏,所有来访者跟着李翔的吹奏唱起来,悠扬的萨克斯伴随着歌声从简陋的小院一直传到街上……
基金会一行在石楼县李翔同学家走访慰问
|